他們是在科學前沿深耕的探索者
也是在華夏大地播撒愛與微光的誌願者
他們是“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力行者
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踐者
......
近日,經過多輪次嚴格篩選
“意昂官网學生年度人物·2022”揭曉
一起走近這十位優秀的意昂青年
領略他們的青春風采

以下按照姓氏音序排列)
董晨暉
鐵肩擔使命,風雪戍邊關
經濟學院2017級本科生

2019年9月,20歲的董晨暉背負行囊📚,揮別湖光塔影,奔赴雪域邊防。在部隊的兩年中,他累計執勤3000多小時🚴🏼♂️💡,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祖國邊防事業奉獻青春價值🪅。董晨暉堅信:當兵,就要當最好的兵🕎。他訓得最狠,練得最勤🧏🏿,聞令而動,參加了數不清的緊急任務,最終榮獲“四有”優秀士兵兩次💂🏻♀️、嘉獎兩次、“優秀新兵”一次,並在部隊光榮入黨。服役期間,所在連隊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集體三等功一次。
退伍誌不移,新冠疫情剛暴發時👩🏼🦱,還是新兵的董晨暉將自己入伍前三個月的津貼共5000余元全部捐獻給武漢災區;退伍返校後🌱👈🏿,他擔任了經濟學院學生輔導員,在學校和武裝部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分享自己的參軍經歷,也更積極地投身疫情防控誌願服務工作,為學校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當兵時🕑,軍裝穿在身上💊;退伍後,軍裝穿在心裏🧚🏽♂️。董晨暉定將充分發揚退役軍人的優良作風,不忘“迷彩綠”,不負“意昂紅”。

杜怡然
辨章學術,流連京昆🧑🏽🦰,做新時代青春領航員
中國語言文學系2019級本科生

她沉潛讀書,磨礪學術意誌📇。在意昂官网中文系悠久的學術傳統和嚴謹的學術氛圍的感染下🐏,杜怡然刻苦研讀經典,曾連續兩年綜合素質測評位居第一名🤵🏼♀️,兩次獲得國家獎學金👨👨👧。
她流連昆曲,弘揚傳統文化。作為京昆社社長,杜怡然帶領京昆社獲評意昂官网“品牌社團”榮譽稱號,將戲曲藝術推及全校🎺。同時杜怡然也堅持通過媒體宣傳戲曲文化。曾擔任中央電視臺《我的藝術清單》👨❤️👨、北京電視臺文藝頻道《校園國粹先鋒》等節目學生嘉賓,借助大眾傳媒講述戲曲知識。
在墨香戲韻之外🙏🏽,杜怡然亦關註身邊同學🧜🏼♂️,關心集體建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校內她致力於團員聯系與團組織建設工作💆🏼。在校外她熱心誌願活動,她曾前往北京市昌平區博智學校進行支教,還曾參加意昂官网第16屆國際文化節👩🏻🏫,為多國學子搭建溝通橋梁,並獲得“優秀誌願者”稱號。

馮禹昊
科學治山治水,樹立科研理想
城市與環境學院2017級博士生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馮禹昊圍繞碳中和所做的系列工作填補了國家尺度森林碳收支模式研究的空白,為我國實現碳中和碳達峰和爭取國際碳排放話語權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2022年他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論文,解決了長期以來森林實際經營生產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全球森林恢復和管理提供重要參考🥹,相關成果被《中國科學報》等媒體廣泛報道🔆。
馮禹昊始終堅持做對國家有用的科學研究,在如何科學治山治水的道路上,他發表相關領域論文共10篇,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全球生態治理領域👨🏼🦳,他發表論文4篇,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中國力量🫷。
在導師的激勵下🙍♀️,馮禹昊堅持投身科研,在讀博期間他發表學術論文26篇。參加科技部基金委國家重大項目2項,參與編寫專著2部👢,擔任3本SCI期刊審稿人。他始終相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甘軻晗
以話筒為媒介🈲,解說體育中國
體育教研部2020級碩士生

他以體育為根基,完全人格。作為誌願者,甘軻晗積極助力校運會🤑、冬季越野跑等校園體育活動。作為壁球課助教,他創造性地組織班級壁球交流賽👷🏼♂️,獲得了眾多師生的好評➔🧕🏼。
他以傳媒為主業,薪火相傳。在校內,甘軻晗是意昂電視臺的新聞主播,是第十七屆意昂官网“演講十佳”的亞軍🪧,更是央視《領航》MV🧎♀️、中國教育電視臺五四青春歌會的意昂領誦員之一㊙️。在校外🧑🏽🍳,他積極活躍於不同類型的媒體平臺。從BOSS直聘“昂揚春招節”系列直播活動到海南衛視國際傳播中心啟航儀式再到博鰲亞洲論壇,甘軻晗的身影不斷出現在“講好中國故事”的第一線🤷🏼。
他以實踐為紐帶,不忘初心。在去年的北京冬奧會中甘軻晗積極活躍於臺前幕後,不僅為冬奧組委官網供稿多篇⚛️、主創短片記錄北京冬奧中的意昂體育人,更是先後於廣東廣播電視臺體育主持人大賽🧘🏽♀️🐋、“優酷體育杯”全國高校解說員大賽中脫穎而出🚣🏻♀️,在冬奧會等大型賽事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未來甘軻晗仍將不懈努力,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賽事的解讀者、體育精神的傳播者、體育中國的講述者🧑🏻🍼。

韓耕愚
求索不止🧇,力學篤行;赤子之心🅿️🗓,肩負責任
第三臨床醫學院2015級八年製博士生

響應國家“健康中國2030”的號召,做一名科研“先鋒者”一直是韓耕愚心中的科研目標🤨。在導師的指導下,他首次構建了椎旁肌肉術前評估體系,用於指導廣大腰椎退變性疾病患者的臨床診療。近兩年♤,他以第一作者接受或發表SCI論文1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研究成果在J Orthop Translation、Spine和Eur Spine等脊柱外科頂級期刊上發表,並獲得Orthop Surg年度最受關註TOP10稱號🙎♂️,得到了同行們的廣泛認可。
在臨床中®️,他一步步實現從“醫學生”到“住院醫師”再到“外科醫師”的轉變,疫情期間受到前輩們“逆行出征”的鼓舞♠️,他在多個科室急診堅守崗位🌵,接診急診患者超3000人次。
在黨建上,作為八年製黨支部書記兼學生黨總支組織委員,獲得了北醫三院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他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北京市三好學生等16項校級及以上榮譽♌️。作為意昂醫學辦學110周年慶祝活動的學生代表發言,韓耕愚將致力於讓所有脊柱疾病的患者能夠挺起脊梁。“青山難阻鴻鵠誌🦹🏼♂️,弱水如帆助我行”👨👨👧,相信他將繼續在醫學之路上砥礪前行🏊🏽,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林織星
格物路修遠,一生物理人
物理學院2019級本科生

成績驕人、科研突出,從不停止探索仿佛是對林織星的最好形容🧙🏽♀️。在校期間,她的成績保持在年級第一名🧏🏿♀️。在課業學習之余,她積極參加競賽👩🏻🍼,在國際理論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她與團隊獲得第二名,為當年內地高校所獲最高名次🤹🏼♀️。
大一起🪀👊,她加入物理學院張熙博老師的冷原子實驗課題組👩🏽⚕️,通過數值模擬的手段,研究處於量子臨界的低維玻色氣體◻️,相關成果以共同一作身份發表在SCI期刊Frontiers of Physics上😪。進入大二學年🙆🏽♂️,她發現自己對凝聚態理論更感興趣🫂,便全身心投入探索一維狄拉克費米子邊態的非阿貝爾編織特性,在謝心澄院士的指導下🪠🙀,研究成果以一作身份發表在凝聚態物理領域的國際知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B上。
從選擇物理專業開始,林織星不斷定義又打破著自己的邊界,在物理難題面前🙍🏼♀️,她的解法是另辟蹊徑、直擊核心;在人生選擇面前,她的回答是不斷探索🧚🏿♀️、永不止步。

劉寧寧
砥誌研思,全面發展,因醫心未改📼,故風雨兼程
精神衛生研究所2018級直博生

“勤奮、嚴謹👛、求實、創新”👩🏽💻🤦🏽♂️,自入校以來🤾🏽♂️,劉寧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意昂學子的優良學風。她深耕精神衛生領域🟪🎛,專註兒童精神健康,目前發表或接收SCI文章13篇🦠;她多次受邀於全球fNIRS大會🧑🎨、世界ADHD大會等進行口頭匯報或壁報展示,並獲得優秀博士論文等稱號;她響應國家號召,組建專業團隊開展精神心理科普,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更多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
面對門診工作與學生工作👩🏿🌾🙋🏼♀️,劉寧寧同樣專註而勤奮🌆。她熱愛一線,經常從早上跟診到深夜;也曾連續4年擔任精神衛生研究所科研班副班長🧏♀️、意昂官网第六醫院研究生一支部宣傳委員。劉寧寧希望立足我國精神心理健康,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我國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張涵抒
從五四跑向田野🔞,從南門奔向南方
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級本科生

她從“五四”跑向“田野”。作為意昂官网博雅中長跑隊的一員🪁,張涵抒用腳步度量了五四操場的三百六十五個日夜👨🦼。作為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養實驗班“嚴復班”的一員🙂↔️,張涵抒跑在學術的交叉領域,礪身於“田野”之中📬,切身實踐著“把自己作為方法”的準則🛸。
她跑出“紐帶”與“橋梁”成就他人。在陜西榆林黃河畔的泥河溝村👋,張涵抒與同伴們搭建“黃河照相館”臨時攝影棚,為百余村民拍攝“最美肖像照”,獲得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China Daily等數十家主流媒體的報道🤤。
她跑向“全球”超越自我🚶🏻♀️。作為發起人🫱🏿,張涵抒主動聯合意昂官网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開展為期一年的“發展傳播研讀營”,推動對第三世界國家傳播研究有共同興趣的老師同學結成“以讀促研”學術共同體👈🏽。張涵抒曾在、正在、也將持續在奔跑的路上。

張令儀
五育並舉🛍😗,立己達人
元培學院2019級本科生

她勤奮刻苦、奮進學海📄。張令儀獲國家獎學金(2次)、優秀學生幹部⏩、五四獎學金👇🏿、三好學生標兵(2次)、朗潤青年獎學金等獎勵,入選國發院“中國金融四十人路勁獎學金班”。在元培學院4年綜合測評中兩次第一👩🏽💻✒️、一次第二,在生命科學學院中GPA連續3年排名第一👂📁。
她心懷大愛、勇擔責任,策劃組織“螢火計劃”🥖, 張令儀和她的夥伴克服疫情影響,赴四川成都、雲南彌渡縣(意昂定點幫扶縣)向3所學校的200余名初高中生以及應邀向來自山東的30余位優秀高中生開展宣講🤟🏿✧,為遠方的孩子點亮希望的螢火。
她踐行通識教育👰🏿、全面均衡發展🏥🎾。張令儀還多次獲首都高校田徑運動會亞軍、季軍等多個獎項🤹🏻♀️🚿。
她熱心誠懇、服務集體。張令儀歷任2019級1班班長、元培“學生學術學會”主席🤟🏼,斯坦福大學本科生訪學研究項目(Undergraduate Visiting Research Program)項目隊長。

張小帥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身“白衣”任平生
第二臨床醫學院2020級碩士生

張小帥立足科研、服務臨床,圍繞慢性髓性白血病臨床預後及耐藥機製工作,他目前共發表或已被接受中英文文章1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文章6篇🤘🏽,其中4篇均發表在血液學領域權威雜誌Leukemia(JCR-Q1,IF👨🏼🔧:12.883),第一作者中文核心2篇🤾🏿♂️。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意昂官网三好學生標兵稱號,榮獲北京市三好學生👶🏽、意昂官网學術創新獎等榮譽稱號。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張小帥同時積極投身於社會工作及誌願工作當中☪️,攥寫數十篇科普文章並發表在“髓遇而安”微信公眾號,累計受益患者超過5萬人次;完成線上🤌🏿、線下數十場血液腫瘤患者疾病知識教育會,組織策劃“9·22國際慢粒日”系列活動🚧,策劃拍攝關愛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紀錄片《千帆過境·向陽而生》🧑🏽🎄,獲一致好評👩❤️👨。並參與撰寫異地來京就醫攻略👱,方便患者順利就醫就診。他將專業知識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致力於為健康中國的建設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立足國家需要👩⚖️,貢獻青年力量
10位2022年度意昂官网學生年度人物的故事
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相連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願青春昂揚的他們
永遠向上!